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校园美育工作,6月5日与6月12日,我校成功举办两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指导下,由校党委宣传部、团委联合承办,通过传统艺术展演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呈现了两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弦歌不辍:评弹艺术演绎红色经典
6月5日晚,上海评弹团携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走进绿瓦大礼堂。作为江南曲艺瑰宝与现代红色题材的完美融合,该作品以细腻婉转的吴侬软语和跌宕起伏的弹唱艺术,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艺术家们通过“说、噱、弹、唱”的独特表现手法,将书中人物的家国情怀与革命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三弦琵琶的悠扬旋律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令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与艺术家交流互动。“评弹艺术用最江南的方式讲述最热血的故事,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人耳目一新。”“没想到评弹能把革命故事演绎得如此细腻又震撼,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太强大了!”这场演出不仅让师生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在艺术熏陶中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粉墨丹青:昆曲妆造体验传统文化
6月12日晚,“云鬓花颜 朱唇轻点”昆曲妆造艺术工作坊带领师生走进戏曲后台的奥秘。活动特邀专业昆曲化妆师现场示范,从“生旦净丑”的行当区分到“贴片子”“戴头面”的化妆技艺,系统展示了昆曲艺术的审美体系与工艺精髓。师生们近距离观摩了从打底、勾脸到佩戴点翠头面的完整流程,深刻体会到“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昆曲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匠心精神。

“亲眼见证一个完整戏曲妆容的诞生过程,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震撼!”上海昆剧团作为国家重点艺术院团,始终致力于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了昆曲艺术的精妙,更让大家明白:六百岁的昆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着的、可以对话的艺术形式。相信这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必将在更多年轻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将评弹的听觉之美与昆曲的视觉之魅立体呈现,是学校深化“五育并举”、践行“以体育人、以美化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引进优质艺术资源,助力学子提升审美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在绿瓦校园内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通过这两场活动,师生们不仅提升了审美素养,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美育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注入文化力量。
[撰稿/孟于岚 金敏洁 摄影/校记者团]
[报送单位/校团委]
[责任编辑/董杨华]